首页>政策文件>部门文件
  •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十条措施”
  • 索 引 号: 00823289-3/2025-07844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海棠区区委组织部
  • 成文日期: 2025-05-08
  • 发文字号:
  • 发布日期: 2025-05-08
  • 主 题 词:
  • 文件状态: 有效
  • 效力说明:

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十条措施”

更新时间: 2025-05-08 16:05:25

关于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

监督“十条措施”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年轻干部成长关键节点,围绕思想淬炼、政治锤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警示教育、谈心谈话、导师帮带、跟踪管理、日常监督、关心关爱十个方面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措施

一、深化思想淬炼,筑牢信仰根基。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加强年轻干部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引导年轻干部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年轻干部强化理论武装。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平台和载体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培训。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组织人事报”等微信公众号收集推送线上学习资源。组建青年政治理论学习小组,每月发布学习指南、安排学习任务、列出必读书目,通过组长组织学、专题研讨学、互动交流学等方式,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补足精神之钙。

二、强化政治锤炼,把牢政治方向。加强党性教育,通过组织年轻干部学习党的历史、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效利用省、市、区红色资源,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教育熏陶,引导他们从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党性观念,坚定政治立场。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五年内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完成理想信念轮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常态化开展“青棠璞玉”系列活动,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对党忠诚、纪律规矩、优良作风等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从政治高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全方位促进年轻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所在党支部常态化记录年轻干部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情况,锤炼年轻干部对党忠诚政治品格。

三、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实战能力。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途径。统筹组织新入职公务员脱产到村(社区)开展为期一个月实践锻炼,通过“五个一”举措帮助在基层实践中加快转变角色,厚植年轻干部为民情怀。加强到村任职选调生培养锻炼,选调生每年自行认领2件为民办实事事项、至少遍访1次全村农户,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组织部门每年组织1次选调生异地交流互学互鉴活动。推荐年轻干部到省级部门挂职锻炼或跟班学习、到市内双向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选派年轻干部到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巡视巡察、应急处突、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特别是有针对性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墩苗”,接受多岗位培养锻炼。

四、注重专业训练,培养行家里手。注重年轻干部专业素质培养提升,持续抓好培训赋能。开展“普遍提升+重点调训”的精准化、实战化专业培训。整合各行业、各领域资源力量开展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直播授课+专题研讨”“主课堂+分课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海棠讲坛·一说一课”“英语角”、选调生沙龙等平台,邀请专家教授、领导干部、年轻干部等上讲台,开展政策解读、答疑解惑,推动年轻干部上讲台制度化、常态化,实现“干中学、学中干”。支持年轻干部参加“雏鹿”计划培训班、新苗培训班、青年干部读书班等,鼓励年轻干部参加更高学历教育、司法统一考试等,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

五、强化警示教育,严明纪律底线。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运用好市、区警示教育片资源库,发挥“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青廉馆”“医廉馆”“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等纪律教育阵地作用,组织年轻干部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筑牢廉洁底线。定期通报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织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加大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力度,深入分析“小官巨贪”“微腐败”等现象和酒驾醉驾、涉黄涉毒等违法行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警示震慑效应。

六、常态谈心谈话,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全覆盖的谈心谈话制度,采取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的方式,对入职、提拔、转岗、交流等年轻干部必开展谈心谈话。对思想有波动、家庭有变故、群众有反映、本人有困难、受到组织处理以及长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年轻干部,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和组织部门做到必须谈、及时谈,帮助年轻干部卸下思想包袱,解决实际问题,激励担当作为。组织部门每半年要安排到村任职选调生谈心谈话1次,选调生派出单位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到选调生所在村走访1次,与选调生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到村任职选调生表现情况,加强思想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七、推行导师帮带,加速成长成才。实施“新苗双导师”帮带机制,选派政治素养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机关领导干部和优秀村(社区)干部,与新录用公务员、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年轻干部“一对一”结对担任成长导师,帮助传授基层工作方法和群众工作经验,帮助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年轻干部快速适应环境、融入工作,全方位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八、健全跟踪管理,优化成长路径。新录用公务员在培养期间,按“一人一档”建立成长档案,实行“一季度一反馈、半年一考评”工作制度,对岗位履职、教育培训、帮带点评、实践锻炼等进行跟踪纪实,动态掌握新录用公务员成长过程,做到各培养阶段全程记录,为加强考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强化年轻干部考核结果运用,整合年轻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专项考核等信息,将考核评价与年轻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相结合,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推荐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

九、抓好日常监督,织密防护网络。加强年轻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教育和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运用好“监督一张网”平台,落实好干部监督多方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巡察、信访、纪检监察、财政、网信等,联动各部门各单位全覆盖合力监督,多渠道了解年轻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及网络言行,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对发现苗头性问题和情况的年轻干部提前提醒谈话,防止小毛病酿成大错误。

十、落实关心关爱,激发干事活力。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落实休假和定期体检制度,动态了解干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严格落实关心关爱干部心理健康的若干措施。为新录用公务员、到村任职选调生等年轻干部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条件。做好异地交流任职、挂职年轻干部服务保障工作,主动关心慰问,为其排忧解难,让年轻干部安心、安身、安业。

通过以上十条措施,我区将构建“全链条培养、全周期监督、全方位关爱”的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体系,为海棠区年轻干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①年轻干部主要指各级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年轻公务员和管理人员(年龄一般按正科级38周岁以下、副科级35周岁以下把握,特别优秀和结构需要的,年龄可以适应放宽2岁),近5年公开招录的公务员和选调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海棠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 三亚市海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

主办:三亚市海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4602000055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202000044号